市场呼之欲出,谁将掘金垃圾分类200亿盛宴?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6月住建部宣布强制分类的规模由“ 46城”扩容为294个地级以上城市; 2019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思想指导下,垃圾分类正成为城市固废综合管理的总抓手。
选择题变成必答题
2019年2月,住建部完成全国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要求自2019年起开始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19年4月29日,国务院确定了深圳等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试点特别地区。
继提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后,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的指示,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已然成为城市固废管理的新理念,垃圾分类由备选项变成必答题毋庸置疑。
在新一季《奔跑吧》走进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厂后,《极限挑战》又以上海为首站,垃圾分类有多“时尚”?从近期热播的两档综艺中就可窥探一二。从黄浦江滩捡垃圾,到如何培养分类垃圾意识,全程贯穿“垃圾分类”主线。
其实,垃圾分类并非是“新时尚”,也是应对步伐紧逼的垃圾困局的根本之策。
如果把2017年称为垃圾分类真正意义上的元年,2018年则为当之无愧的“加速年”,可以预测的是,2019年垃圾分类行业即将迎来“立法年”。,,直至至2019年3月,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除西藏日喀则外,其他45城均以意见,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的形式对垃圾分类进行了“日程规划”,其中已有广州市,深圳市,长春市,苏州市,宜春市,银川市,泰安市,太原市,宁波市9个城市出台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的重点城市步入了“垃圾分类有法可依”时代(详情请点击: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立法工作怎么样了?(附统计表))。
中国固废网发现,以上海,浙江等为代表的垃圾分类领先省市持续领跑垃圾分类立法执法力度。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条例》明确提出个人混合投放垃圾,逐步最高可同时,届时,上海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馆,外卖不得主动提供;罚款200元;罚单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5百万。一次性餐具,分类不当行为更将进入个人征信档案,堪称“史上最严”垃圾分类。
2019年4月17日,浙江省海宁市开出了首张垃圾分类注释单。2019年3月,浙江省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巡查中发现鸿翔科大置业有限公司某建设项目工地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纸质快餐盒等混合投放在工地的三个垃圾桶中,执法人员现场分发了《责任令整改通知书》,但该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人员该公司拒不执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处以1200元罚款。如此,浙江宁波,金华等地也纷纷开出了多张垃圾分类的罚单。
2019年6月6日,海底捞杭州一门店因被相关部门检查发现垃圾分类不当被责令限期整改,并可能面临垃圾被拒运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并登上网络热搜榜。6月10日日日,这家海底捞门店整改基本到位,之后,城管部门将不再继续施行“垃圾拒运”。据悉,杭州已开过26张“垃圾拒运单”。强制立法,认真执行,或将成为杭州以及更多城市垃圾分类常态化的管理方式。
收费时代到来
早在2016年12月31日,发改委,住建部就联合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和这其中,遵守“污染担负”的原则,各地为推广垃圾分类,势必将呈现出愈发分明的两极分化:分类者可少谋略。,,不分类或混合分类则将相对地实行高收费标准。
由此,强制垃圾分类的同时,垃圾处理也迎来了收费时代。
以宁波为例,根据E20研究院统计,宁波作为多次在住建部垃圾分类考核排名的位置前三甲的城市,在立法速度上处于第一梯队,而且早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同时,采用经济刺激辅助垃圾分类的模式,在2018年出台了《关于核定宁波市城镇非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的通知》,先行对非居民单位的生活垃圾的收费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据E20研究院研究,早在2002年宁波市就已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对非居民单位的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进行收费,此番修订则是在扩大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对收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并提出了“两个区别化”的理念:不同类别的垃圾分开收费;不同体量的垃圾分开化收费。
2019年2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分配规定》正式发布,《规定(附则)》按照“谁产生谁估计,多产生多估计”和不同化收费的原则进行,初步规定,对未预先要求放置生活垃圾的个人,处5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罚款。初步建立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4月17日,东莞市司法局发布《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政府定价,收费标准可按照每户,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营业面积或用水量折算等计收方式制定。
谁将掘金200亿市场?
在强制垃圾分类,垃圾处理进入收费时代的背景下,再次进行实践市场化模式运作,已经成为推进垃圾分类的普遍共识。通过企图的数据(6823)显示,当前经营范围包括垃圾分类的企业和机构数量已接近7000家,相信这一数字将会源不断被刷新。
仅以2019年4月为例,E20研究院数据中心从E标通(信息来源:全国政府采购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获悉,4个月全国城市垃圾分类项目达71个,签约年服务总值金额达1.4亿美元,中标社会资本达58个。
剑指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垃圾分类在固废处理与环卫保洁领域又将成为重要的增值服务,也是下一个发掘价值的“金矿”。据E20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的垃圾分类市场空间将达2000亿。
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先后搭上火车,踏上这趟“时尚之旅”。中国固废网曾统计,自垃圾分类“加速年”的2018年开年以来,环卫企业,科技型企业(这里主要指以IT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智慧垃圾分类主要行业的企业),垃圾焚烧企业,物业公司,再生资源企业以及工程类企业等纷纷加入到垃圾分类市场的大潮中(详情请点击:上半年超5亿项目落入7类企业手中,垃圾分类搅动固废市场)。
如2018年9月10日,环卫领域大企中联环境斩获江西省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及处理项目,强势布局垃圾分类市场,总金额21.4亿; 2019年1月4日,北京环境斩获江苏省泗洪县城乡环卫和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PPP项目,总金额12.78亿。
相对而言,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得到充分应用,也为垃圾分类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垃圾分类”为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可能,也将成为垃圾分类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几年,大量通过“互联网+”模式改造垃圾分类回收行业的科技型企业竞相涌入垃圾分类市场,其中的典型企业代表有伏泰科技,联运环境等。
2019年3月,一则“支付宝联手联运”的新闻引发行业关注并引起热议。支付宝联合联运环境共同推出的“垃圾分类回收”功能在杭州正式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投递递减垃圾,操作方法也很容易:打开支付宝,选择城市服务,选择“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即可绑定使用,使用结束后,更能赚取积分交换礼品,从而实现环保与赚取实惠的双赢(详情请点击: 【观察】“互联网+”能否开启垃圾分类新玩法?)。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撑下,以万容科技,环创科技等为代表的再生资源企业本身同时强势布局垃圾分类市场。以万容科技为例,2014年利用城市“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预期的日趋严峻,万容科技的业务领域延伸至垃圾处置,走上了垃圾“资源化”处理之路。
201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万容科技投资打造“一起分类”三网融合蓝色体系的蓝岛,主要服务于望城区城乡低值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资源化该蓝岛占地2000平方米,实现日处理大件垃圾及低值可回收物50吨,年处理约15000吨。
在垃圾分类的风口下,万容科技从处置终端资源化利用体系倒推建立分类垃圾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在线自建共享型互联网大数据智慧云平台,通过用户成长系统,预约回收系统,收据运管理系统,分拣管理系统,区域数据分析系统等远程实时管理分类垃圾数据,为减量提供实时,准确的全流程智慧化数据监管,做到垃圾有分类,分类有迹循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31日,垃圾焚烧龙头企业光大国际通过注资人民币4500万山东山东趣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正式进军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领域(详情请点击山东趣享是一家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专注于垃圾分类业务的科技型企业,主营业务为垃圾智能回收机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采用的方法::光大国际:进军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领域。 “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收运和资源再利用。
山东趣享“点回收”的品牌在北京,济南,苏州,成都等城市开展垃圾分类项目,服务人口超过百万,年分类回收可再生资源近距离。交易完成后,光大国际附属公司的”点点回收”将持续为更多地区提供合理的垃圾分类及再生资源回收服务。
呼之欲出的市场争夺战已然开启,谁将持续掘金200亿垃圾分类盛宴?
相关新闻